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介绍

古建资质到底应该怎么办? 业内专家观点是这样的

 发布时间: 2024-07-19 06:48:40 来源:产品介绍


  7月2日,住建部公布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其中涉及古建筑专业承包资质的合并,在古建行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哲匠之家整理了业内专家与广大同行的不同声音,供大家参考。

  古建筑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1.古建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区别,这也是许多总承包企业现在还没有古建资质的原因。如果古建资质并入了总承包资质,会导致那些本不懂古建的企业去干古建活,后果是造成古建筑外观的不伦不类,以及内在结构质量的下降。

  2.大部分古建专业承包企业不具有总承包资质。那这一些企业的资质怎么个合并法?必须公司合并?这等于说,这一些企业以后就不能干古建活儿了。那不等于把这一些企业置于了停业或半停业(如果这一些企业还有别的资质)的处境?

  3.古建施工公司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市、县等地方上的企业。这一些企业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企业解决了当地的许多就业问题。这一些企业本来的生存条件就不那么好,资质合并后,这样的企业就很难生存了。许多员工会因此失去工作。一些正常的家庭会致贫,一些脱贫家庭的会返贫。

  4.西部许多地区和边远地区的许多市、县都有这样一个特点:缺少现代化实施工程技术、缺少大型设备、企业没有规模,但不缺工匠,不缺熟悉当地建筑的人。当地的古建筑和仿古建筑一直靠当地的古建企业和当地的工匠干。如果合并了资质,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有许多企业将会停业,地区经济会受一定的影响。这对于支援西部地区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是不利的。

  5.古建筑不但是一个专业,更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类别和学科。取消了这个专业资质,实质上对这个建筑类别和学科的建设发展特别不利。

  6.古建筑属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任何改革都不能不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不应该不利于民间传统文化人群的生存。这与新时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政策不符。

  7.中国的建筑主管部门如果不用管理手段尽力保护和强调本民族的建筑,这个工作思路是不对的。

  古建筑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原会长,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

  昨天从中国建筑业协会古建园林分会微信群里看到了建设部办公厅发的文,内容是要将古建筑施工资质并入工程建设程总承包资质。即:将来古建园林工程须由具备建设工程总包资质的企业承接,现在的古建园林施工公司如不具备总承包资质不能再承接古建工程。

  1:目前,我国现存有古建园林施工资质的企业,除极个别的单位隶属于具有建设工程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不具备这个条件。而且它们大多数都是小型私企或小型股份制企业。这一些企业不可能因资质合並而归入到大型程总承包企业当中。取消他们的资质就是砸了他们的饭碗。

  2:即使将来政府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允许古建单位并入总承包企业,也很难实行管理。总承包企业是以现代建筑工程为主体业务,古建工程普遍规模很小,产值很低,在总承包企业中不占地位,日久必然因被边缘化而逐渐消亡。

  3:现代建筑的性质是工程,而古建筑则有相当部分属艺术范畴,如油饰彩画,木、石丶砖雕刻,乃至砌砖瓦(wa丶)瓦,都是极细的传统工艺技术;而现代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钢结构为主,並且在逐步走向装配化。二者是两个走向不同的分支,而且跟着社会的发展相距越来越远,硬是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当放在一个系统内,很难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工程建设总承包企业承担的是国家基本建设功能;古建筑施单位承担的是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功能,他们是古建筑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是国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传人,是国家赖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的实体。在古建实施工程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的干部和工匠都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绝非一般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外,这些人都是国宝级的人物。如果因为资质合并问题处理不当而毁了这批力量,我们将犯下难以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过去我们犯过很多错误,都是由于决策不当造成的:比如为建设新城乡而拆掉大量有价值的老建筑而割断历史文脉;城乡建设盲目追随外国而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造成城市建设贪大、媚洋、求怪而失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包括改革开放初期将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这项祖国的文化事业也纳入基本建设领域,实现市场化管理,以招投标确定修缮单位的做法,在人才教育培训、技艺传承、科学使用材料、避免掛靠、确保文物建筑由掌握精湛技术的队伍、人员进行修缮等方面均造成了极大混乱,给文物保护事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为何需要针对“将古建施工资质与建设工程总承包资质合並”一事发表不同意见?

  7月4日,我以一个在传统建筑行业工作了五十三年的老兵的身份,发表了针对建设部市场司发布的“将 古建筑施工资质与工程建设总承包资质合並一事的不同意见,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为说明为什么要发表这些意见的理由,需要再作一点补充:

  我发表反对意见,並非不赞成贯彻“放管服改革,大幅压减建筑工程企业资质类别的举措,而是认为古建筑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古建筑资质的存在有它的必要性,当前将古建筑施工资质与工程建设总承包资质合并还不具备条件。如果过早进行合並,必然导致古建施工行业的消亡。

  理由是:古建筑行业太小了,太弱了。古建资质的独立存在是国家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有效的保护的方法,它是一个系统,一层外壳,一个容器。如果失掉了这层外壳的保护,这些十分弱小的古建筑企业以及它职工很快就会淹没在工程建设的大潮中而失去它们特有的存在价值和存在的条件。

  大家都知道“沙里淘金此现状。我打个不太适当的比喻(首先声明:我打这个比喻设有别的意思,只为说明一种现实和一个道理,请各位不要曲解):

  金在通常情况下是与沙混在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看到的是沙而不是金。为什么?因为金的含量太少太少了,与起来它几乎为零。而一但把金淘出来,单独放置就不同了:金因能独立存在而充分展示它的光泽丶价值並能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一一有古建资质存在,就如同金被淘出来放在了容器里;与总承包资质合並,就如同让沙金重归沙海。我想,涉及古建行业的改革,如果能进行深层次的、慎重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不应该是让沙金重归沙海,而是继续让它独立存在,继续发挥它无法替代的价值。

  资质合並和党的文化强国战略比较起来,后者是大局,更重要,更加紧迫,甚至关系到民族兴亡。

  所以,我建议:在有关部门举起改革之刃向下切的时候,把刀锋稍稍偏离那么一丝一毫,躲过这只存放金沙的容器一一因为里面的金子实在太珍贵了。一旦将它切碎,不仅是我们民族损失,而且客观上还有消弱文化强国战略的副作用。

  2020年7月2日,住建部下发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根据“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对可由市场自主选择、行业自律进行调节的企业资质类别予以取消。对部分专业划分过细、经营事物的规模相近、市场需求较小的企业资质类别予以合并。对部分设置过多的资质等级进行归并。作为一家建筑企业,我们充分理解资质改革的必要性。以市场为先导,通过取消、合并、归并让资质管理更贴合市场需求,确实有利于资质管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比如将机场道路工程、民航空管工程及机场弱点系统工程和机场目视助航工程3个专业资质合并为民航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资质就非常合理可行。但是取消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并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是极不合理不科学的,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家主营古建筑工程的公司迫切地需要去发声的地方。

  可能很多人会说,古建筑难道不属于建筑工程么?古建筑市场这么小,并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不是很合理么?如果我们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古建筑”和“建筑工程”,单从市场为出发点,那上面说的自然不错。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字面意思无法体现“古建筑”的特殊性,市场也不应该是行业发展的单一导向,还应该要考虑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首先来说中国古建筑或者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殊性。中国传统建筑如果只从它的成型期——秦汉开始算,也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2200多年中它不断演变和发展,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加影响中国四周的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貌乃至文化生活。世界上这么多国家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但是公认能被称为体系的只有三个: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和建筑。而中国建筑是唯一一个能以国家命名的建筑体系。由此可见中国建筑的体系完整性和特殊性。

  显然这里的“中国建筑”是指中国传统建筑。能这么说,中国传统建筑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现代建筑虽有很多交集,但更有差别。中国传统建筑,不管是从前保留下来的,还是现代仿建的,乃至从中国古建筑新发展而来的,大多都属于中国建筑体系。而市场上的现代建筑大多数都是以欧洲建筑体系为主要母体的。咱们不可以否认两者之间的差别,这无关乎市场体量的大小。

  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他们的主体业务都是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在这一些企业中只是“小菜”,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很少涉足体量小的古建筑市场,就算涉足也是把工程分包给更加专业的古建筑施工公司。同样,大多数古建筑施工公司的业务重点在中国传统建筑,让他们去做现代建筑也一样不如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简单的将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取消,并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合适的。就好比地基基础工程也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可为何需要保留地基基础工程的专业承包资质?因为地基基础工程有它的专业性与特殊性。这同样也适用于古建筑工程,甚至古建筑工程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更甚于地基基础工程。

  其次来说说为什么我们要提出市场不能是行业发展的单一导向,还应该要考虑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在当今中国快速地发展的前期,我们大拆大建,我们为追求市场发展而忽略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乃至价值观的保护,所造成的后果也已经逐步显现——学钢琴的孩子多,学古筝的孩子少;知道埃菲尔铁塔的多,知道应县木塔的少;追求短平快的人多,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人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承载我们历史的载体在一个个消失,假如没有新载体继承和发展,那我们的历史文脉将渐渐断裂。等若干年以后,还会有人认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么?中国向来是有容乃大和善于学习的民族,但是要大国崛起,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还必须传承,必须有我们自己独有的东西。

  中国传统建筑正是我们自己独有的东西。建筑作为八大艺术门类之一,不单单是承载艺术的实体,深层次的更是哲学与科学的具象表象。中国传统建筑能向世界输出的也不只是建筑本体而已,更有艺术、文化和价值观。从前,中国传统建筑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看看朝鲜半岛,看看日本,看看东南亚。这恐怕不是以欧洲建筑体系为主要母体的现代建筑所能做到,因为它不是我们所独有的东西,不能代表中国。在中国传统建筑日渐式微的今天,难道不应该在国家层面、政策层面来扶持中国传统建筑么?这绝不是单一的市场导向所能做到的事情。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取消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并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的改革政策是否是有利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

  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只写了“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并入建筑工程总承包”,并未写明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能想到也就是以下几种情形:最乐观的情况是给予原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相应的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其次是原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本身有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直接并入本企业的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中;再次是原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本身没有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需要去和有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的公司合并。最后一种就不必说了,这基本就宣告了一个古建企业的死亡。我们以最乐观的情况去分析。现在的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这同目前古建市场的规模相对应。现在的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一般都是中大规模的公司,同样和目前房建市场的规模相对应。就算给予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和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同样的资质,允许其承接和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一样的业务,但企业的规模、总实力的差距并不会因为同样的资质而改变。失去专业资质保护的古建企业大概率在和建筑工程总承包公司竞争中会处于劣势。想要生存,必然要花大力气重新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打拼。而市场体量小的古建领域大概率会被边缘化,而这显然是不利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展的。本来从事专业中国传统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就严重的匮乏,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的边缘化,将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传统建筑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在前文已经阐明,不再赘述。作为一家从事中国传统建筑施工的企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然是首位,但是当我们面对历史使命时,我们也不想退缩。希望中国传统建筑能够重现辉煌,能为祖国的崛起添砖加瓦。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不应该被边缘化,反而应该在国家层面、政策层面给予扶持。如何传承,怎么样发展,如何让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是正真应该着眼的重点。市场也不应该是全部,当今中国发展到这个这段,眼光应该更长远。从历史的层面去思考,从世界的角度审视,是当前中国政策改革一定要考虑的。

  7月5日,文博圈公众号以《此举,让文物保护面临一场大考!》为题,转发了住建部《征求意见通知》,并援引马炳坚先生论点。在行业内引起热烈争议。以下是网友留言,一并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