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华体会体育最新

95后女毕业生挑战最冷门专业 这种很新的“摆摊”太吸粉了

 发布时间: 2024-06-03 05:47:29 来源:华体会体育最新


  一个名叫李右溪的95后姑娘,起初只是想“挑战一下全网最冷门专业”,毕竟要是她导师退休后,学校招不到研究

  没想到,一夜之间,视频播放量超百万,很多人让她多出来讲讲,“让我们离祖先近一点”,还有人晒出类似的冷门专业,“一个人等于一个班”,引发大规模好奇。

  就这样,李右溪歪打正着地开始讲起了甲骨文,不到1年发了100余条视频,还被60多万粉丝催更。

  跟着评论区网友逛了一圈,发现像她这样在抖音做知识科普的人还真不少,有吃美食讲历史的考古教授、用手绘讲古建的娃爸;有讲古诗词的、做物理实验的、读名人名著的;更小众冷门的领域,还有科普海洋生物、风暴气象的。

  不过,这里没有必修课,也没有高门槛,知识的分享和流动,主打的就是自由和有趣。这些知识创作者的主页,就像是一个个摆满了奇珍异宝的“摊位”,呈现了一场24小时不打烊的知识市集。

  今年年轻人流行上夜校,但在线下,依然会时不时被固定的地点、有限的课程所限,而在抖音,涨知识就像逛市集一样自由。

  讲甲骨文的李右溪,是这知识市集上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线。但更令人着迷的,是她能把普通人看着满头问号的甲骨文,化解成一个个故事,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3000年前,看看祖先是怎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

  比如,讲这个看起来像一张鬼脸又像是人穿的衣服的“劳”字,她描绘了商朝一年四季的耕作景象。

  “八月,已是秋冬之季,收获告一段落,农事接近尾声。九月,为了方便储存,会将收成之穗脱粒、晒干,但是鸟类总是会来窃食,只能祭祀天地希望能帮忙解决一下。十月,商朝历法此时已是冬末,得定期审视仓廪以防意外,同时稍作休整,下个月新的农事即将开始。”

  闭上眼睛,3000年前刀耕火种的场景如画卷般展开,有网友评论道:“像放3D电影一样,很享受!”

  又比如,甲骨文是怎样记录3000年前的车祸的?一根轴连着两个轮子,是非常形象的“车”字,而有一篇卜辞里用一个车轮朝上倾覆的“车”和一个车轴断开的“车”,展现了3000年前车祸事故的惨状。

  年轻人把3000年前的甲骨文演绎得栩栩如生,数十年专注于学术的考古教授,却成了“中国版孤独的美食家”。

  来到南京大学@张良仁教授的“美食考古摊”,乍一看上去是做美食探店的,点开视频一看,这妥妥的是舌尖上的历史啊。

  单说南京人爱吃的鸭子吧,张教授就扒了个遍:南京烤鸭、鸭血粉丝汤、鸭油烧饼、芋泥香酥鸭、糯米八宝鸭、北京烤鸭……

  而且,每一口都是知识点:南京人有多爱吃鸭?史书有“金陵人驻地养鸭,人人果贩,炊米煮鸭”的记载;《续汉书》里的“灵帝好胡饼”演变成有馅的锅饼,传到南京和鸭子组成cp,就有了鸭油烧饼;香酥鸭其实是“吃货”光绪帝把没煮熟的鸭子裹上面粉扔进油锅,歪打正着发明出来的。

  有粉丝当场pick这位美食考古博主,“我宣布这就是我以后的下饭视频,吃饭都高级起来了”。更多人觉得,他的视频舒服又专业,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孤独的美食家’”。

  市集的特点,就是杂而全,抖音知识市集,当然也不是历史专场,看看隔壁理工男们的“摊位”,能够说是天马行空、脑洞大开。

  在“魔法老师”@夏振东讲物理的“实验摊”,许多当年一上物理课就头昏脑涨昏昏欲睡的人,竟然产生了作为一个理科“学渣”不曾有的好奇心。

  而电气工程师@海王弗兰克的“养鱼摊”,看起来全是可可爱爱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细品起来却可以感觉到另一个生命世界的乐趣和情感,仿佛听着讲解逛了一圈私人水族馆。

  看起来稚气未脱的@Range四方 ,不仅能拍各种风暴奇观大片,讲起气象知识来也是头头是道,感觉在看一部气象纪录片。

  别看这些知识创作者的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但能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被这么多年轻人关注,还天天被催更,他们是有点共性在身上的。

  比如,有的博主本人形象与内容呈现出巨大的反差感,就很容易激发大家的好奇心。

  说起甲骨文,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戴着老花眼坐在书桌前对着史料一心搞研究的老学者,但在抖音,带火甲骨文的是一个95后小姑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倒要看看她究竟能讲出什么名堂”。

  而看到“中国首位风暴摄影师”这样的介绍,很多人觉得博主肯定是一位野外生存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法师”,万万没想到,他是一个既能拍出登上SCI期刊封面大片,又能科普各种气象知识的00后。

  形象反差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点开视频,而真正专业又好懂、有知识又有新意的内容,才是创作者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夏振东讲物理的物理课上,特斯拉线圈,不是“能够得到上百万伏高频电压的串联谐振变压器”,而是“可以击碎黑暗的雷霆法杖”,为了展示这根法杖,夏老师还穿上黑袍变身魔法师,带观众直接穿越到霍格沃茨。

  就算只是讲“升华”这个简单的物态变化过程,夏老师也不闲着,非要整一大袋干冰,把讲台变成舞台,把物理课上成了“仙术课”。

  这样的物理课,让夏老师一下子拥有了一百多万互联网学生,大家看完纷纷感慨,“终于在毕业10年后,认真听了一节物理课”“人在床上躺,知识心中涨”。

  像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知识创作者,还有用手绘讲古建的@杨爸图说 。这个法子,本来是杨爸为上小学的儿子发明的,因为孩子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和理解力有限,边画边讲能让他们更愿意听也听得懂。

  没想到,这种在纸上“盖房子”的讲解方式,一下子让冷门艰深的古建艺术,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和有趣,图文声并茂,被许多观众喜欢。

  还有很多人的宝藏博主@1379号观察员 ,他用动画辅助讲解来做名著赏析,还会提炼出一套自己的解读逻辑,点燃了很多人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比如他最受喜爱的作品《百年孤独》系列,花60个小时制作了30多集共3.6小时的视频,丢掉作者的章节与时间线、代之以正常的时间线,丢掉混乱的角色穿插、把打散的时空重新组合,让名著不再晦涩难懂。

  看完他们的内容,我还发现,非常规、有新意的表现形式很重要,但要让观众真正学到知识,专业和准确更是创作的核心。

  这就不得已提@古猫陪你去看博物馆的“文物摊”了。他们的选题和风格都很接地气,背后可是一支专业的内容团队,创始人汤诗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团队四分之一的人毕业于各大高校考古专业。

  他们把去西域取经的玄奘称为“学术狂魔”,给刚出土的三星堆小人赐名“诸葛丞相”和“奥特曼”,用现在流行的飞盘来讲古人“投壶”,视频看起来跟听相声似的。

  他们觉得,太学术严谨会无趣,太强调趣味又会不专业,所以,费了不少功夫寻找专业与通俗直接的平衡。团队文案人员每人每年的文献阅读量在3000篇以上,分配到每件文物,文献量都有将近30篇。

  作为伴着互联网长大的90后,她会用很多年轻人懂的“梗”来解读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背景和生活方式:高适的一生,是“一个中年草根的逆风翻盘”;刘禹锡这个人,“一身反骨嘴还硬”;白居易,是“一个超级好的饭搭子”;李白,“一定是个ENFP吧”……

  表述很通俗,但知识点不能马虎。作为河北大学的讲师,何楚涵对上课和短视频科普一视同仁,常常要查很多资料提前“备课”,每当有网友指出错误,她会立刻更正,在线下课堂也会进行完善。

  或许,这就是短视频知识“市集”的魔力:没有强制、打破常规,立足专业、落点精准。

  正是因为这些博主的专业和有趣,在短视频里,传播知识和获取知识,变成了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但在评论区,许多评论都是表达意外、惊讶的。

  在新的呈现和表达形态下,似乎很多人猛地发现,知识正以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方式进入自己的大脑。仔细想想,这些惊讶、意外,并不完全源于创作者们在专业上的坚持和形式上的创新,还与我们自己本身的成长经历有关。

  有的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过去上学时都接触和学习过的,比如物理、历史、古诗词。

  我们以前上语文课时,学到那些千古名篇,老师总会反复强调:全篇背诵。但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背书、做题常常是着急而有目的性的,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进一步探索作品的创作缘由和当下更广阔的世界。

  而@何楚涵博士给学生讲王勃的《滕王阁序》,不是讲这一千古名篇的造词遣句有多精妙、有多值得背诵铭记,而是讲了他创作的缘由和过程,以及诗中深藏的苦闷和无奈,有了故事铺垫,让人想不记住都难。

  有位网友说,原来上物理课时,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同学们想象一下……”,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要如何想象并理解它呢?没有理解,又谈何兴趣。

  但像@夏振东讲物理这样的“中二”物理老师,会通过天马行空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趣会带来热爱,而热爱,是很多人突破困难的铠甲。

  很多人问@夏振东讲物理 ,有趣有那么重要吗,他觉得是的,因为他当年就是因为有趣才喜欢上了物理,所以他也要在学生心里种下一颗有趣的种子。

  @1379号观察员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家认为名著不再晦涩难懂,他最欣慰的事情,是很多语文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都会拿他的视频去当课件,讲起课来能让更多学生增加对书籍的兴趣。

  还有的知识,是我们很多人不曾抵达的领域,比如冷门的甲骨文、古建筑,小众的海洋生物、风暴气象。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或许我们和新知之间,只是差一个建立连接的契机,而这,正是很多抖音知识创作者在做的事情。

  我们或许没关心过让风暴摄影师为之着迷的风暴,怎么样产生,有哪些结构和种类,要怎么样才可以追上它、拍到它。但我们一定会关心,它会带来哪些恶劣天气,对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要怎么提前防御,于是,@Range四方的科普便有了意义。

  我们可能从来没养过海洋生物,但我们也会好奇,海洋世界的生命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和蜕变,又会迎来怎样的死亡,所以,@海王弗兰克的记录和分享便有了价值。

  对一个习惯被生活经验指导的成年人来说,或许没什么新知是必须塞进脑海的,但总有一些知识,会在细微之处充盈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航向。

  正如@1379号观察员所说,“文学,不应该以疏离于日常生活之外的姿态存在”。其实,知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