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古建筑人才匮乏死结学科交叉融合能解?

 发布时间: 2024-02-25 11:01:36 来源:科技创新


  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这将有利于高校与有关部门、产业协同培养业界急需的古建筑人才。

  “古建筑研究人才非常匮乏,中国古建筑、墓葬、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遗产众多,数量很大,但研究相对薄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教授张龙对科技日报说,特别是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研究非常少。

  古建筑的人才教育培训,跨学科和交叉学科融合将是未来方向。张龙透露:“现在古建筑和遗产保护方向已不局限于建筑历史专业,建筑规划设计的、土木结构、、材料、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学生正在慢慢的变多地加入到古建筑研究与保护领域。”

  “古建筑保护的人才分两个层次,一种从事研究,还有一种实操,就是古建筑保护的工匠。”张龙介绍。在研究方面,古建筑保护水平高低最核心的是认识水平,即古建筑价值的挖掘。现在古建筑研究的人才大多数都在高校,都在建筑学院下边的建筑历史与理论这个方向。这个方向实力较强的包括清华、东南、天大、同济等建筑老八校,以及北大等考古方向的专业。

  “和建筑规划设计相比,古建筑研究专业是个冷门,从前些年的就业情况看,搞设计就业非常容易,收入待遇也比较高。”张龙感叹道。

  在工匠方面,一些有古建筑保护施工项目资质的单位,为了节约开支,有项目了才开始组织农民工。“今天可能还在种田,明天就去古建筑工地当工人”,没有系统的师徒传承和稳定的教育。“我们大家常常看到的在工地上干活的都是50岁以上的,年轻人少了。”

  谈及北京市文物局和天津大学联合成立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张龙介绍,天津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建筑学院就一直以华北地区的皇家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如承德避暑山庄、清西陵、故宫、颐和园、天坛、北海等,都做了大量的古建筑测绘调查工作,还结合文献档案整理做了很多研究,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现在又提出研究性保护,天津大学在古建筑测绘调查与研究方面有很强的科研基础。

  张龙表示:“此次合作后,北京一些古建筑修缮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将会向我们开放,我们大家可以更多接触,获取更多第一手资料,以便更深入的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会得到比以前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研究成果也能够提升文物局对北京古建筑的认识水平,为高水平的保护提供研究支撑。可以说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随着科技发展,慢慢的变多的学科及其技术方法,如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等,都可能会给遗产保护提供支撑。”张龙举例说,比如无损害地进行检测技术,柱子里有没有空鼓?有没有被虫蛀?这些表面看不到的地方,都能够最终靠应力波的检验测试仪器侦测,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体检”;还有彩画褪色问题,以前可能要重绘,现在就可以研究为什么褪色?哪种光让颜料劣化了,或者传统材料本身有哪些缺陷,在不改变色彩和外观的情况下,研究能否采用新材料提升抗老化的性能。

  “现在天大推行新工科,‘新’大多数表现在跨学科的合作和交叉融合上,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方法,把别的学科成熟的技术方法稍加改造,和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相结合。”张龙说,以前辨析古建筑是唐代、宋代,还是明清的,主要看建筑具体形式,比如出檐深远、斗栱大小等,现在就能够最终靠科学技术手段,比如通过碳十四测年,能准确判断基层木构大概是哪个时期的。还能借助科技考古手段,如瓦的型号和烧造工艺,都会有时代特征,能借助陶瓷研究,通过瓦或砖来给房子断代。

  “天津大学前两年开了一门‘建筑遗产保护技术’课,这就是一门学科融合的课程。”张龙介绍,这门课请了北大、故宫搞科技保护的老师,以及考古、计算机图像、建筑物理、低空遥感等能给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的专业老师。目前,天津大学已形成由建筑、计算机、建工、精仪、材料等多学科联合的遗产保护科研团队,坚持以基础科学研究为先导,以解决本领域的核心问题为目标,持续开展遗产保护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为古建筑遗产提供从信息采集到研究、保护、监测,再到展示利用、文化宣传的全方位服务。